手机客户端下载
  [西宁站]   兰州   成都   广州   珠海   新疆   青岛   济南   南宁   郑州   昆明   银川     更多
 注册  登录 
资 讯
 

当前位置:国有政策法规

楼市调控强调供应端:房价走势趋稳去泡沫化持续

发布单位:信息部 发布时间:2013-12-24 11:00:12.0                点击数:827

尽管短期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难有重大改变,但从长远来看,楼市调控思路已经出现变化。过去的调控主要依赖“堵”的方法,现在是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立足于市场供应端,通过加快供应来缓解庞大的市场需求。随着调控长效机制的逐步建立,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将趋平稳。

随着年末一系列重大会议的召开,未来宏观政策走势逐渐明晰。作为宏观经济重要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也将迎来政策变局。多数专家认为,尽管短期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难有重大改变,但从长远来看,楼市调控思路已经出现变化。

未来的房地产调控思路正从此前的控需求转向增供给,随着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新的市场供应体系将在未来几年确立。多家研究机构认为,按照上述思路,带有半市场化性质的经适房和限价房,未来很可能淡出市场。

就房地产市场走势而言,专家强调,短期内房地产市场走势以稳为主,房价将迎来低速增长期。

调控思路谋转向

年末召开的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表示,过去的调控主要依赖限购、限贷、限价等“堵”的方法,来遏制旺盛的购买需求及投资动能,现在是以疏为主,疏堵结合,调控思路发生了变化。

所谓“疏”,主要指立足于市场供应端,通过加快供应来缓解庞大的市场需求。分析人士认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还将引致大量购房需求,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强供应将是政策主要立足点。

此前高层指出,将建立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今后的房地产建设中,要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

未来的保障房价格由政府决定,商品房价格则由市场决定。

按照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的观点随着经济增长水平、市场供需情况等的变化,住房供应体系并非一成不变,而会有所调整。按照上世纪90年代房改政策的提法,我国的住房供应体系为: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适用住房,中等以上收入家庭提供商品房。未来这种方式可能有所调整。

据了解,针对本地的市场供需形势,各地正重构各自的住房供应体系。在中央层面,也可能针对保障房政策做出新的调整。上述调整有可能纳入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中。

专家认为,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住房供应中,带有半行政色彩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将可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廉租房和公租房将成为保障房供应的主体,棚户区改造的规模也将有所扩大。而在市场层面,对普通商品房和高端商品房的交易限制也会逐渐放开。

政策基调短期难改

尽管楼市政策的总体思路正在发生变化,但短期内政策基调恐难以改变。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林认为,建立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推进房地产领域各项改革,必须是在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前提之下。

他认为,当前市场并不稳定,所以行政手段暂时还没有退出的必要。长效机制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在尚未建立之前,政策不宜出现“空窗期”,所以短期内调控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

事实上,高层对市场化思路的强调,不仅不意味着政策马上松绑,个别城市甚至在短期内对调控进行收紧。

10月以来,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在内,全国共有17个城市以限购从严、限贷升级、增加供应等方式收紧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期能够稳定购房者预期。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上月这17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不含保障房)环比涨幅明显回落,回落幅度高于70个大中城市平均值,体现出明显的政策效果。

同时,温州、芜湖等地早在此前对楼市政策进行松绑,温州还松绑了“限购令”的“红线”。这也是自2011年1月我国推出限购政策以来,首次有城市松绑“限购令”且未被叫停。

一部分城市明确收紧调控,一部分城市明确松绑政策的现象,在我国房地产调控史上还是首次出现。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情况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思路恐不再“一刀切”,而将逐渐差别化。

专家表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价值、人口聚集程度有所差别,所以未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一定会体现出差别化思路。

我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尚不足20年,但不同城市之间的楼市却出现明显分化。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一二线城市因聚集了过多资源,导致需求旺盛,房价也变得易涨难跌;广大三四线城市则在土地财政的驱动下大量供地,使得当前市场面临消化压力。

高层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思路,将在很大程度上弥合城市之间的上述差异。因此,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将出现分化。


了解本地真实房产信息、掌握房价、便于买卖,请你扫描关注西宁房产“公众号”

 

关注: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公众号”,获取国有资产转让政策法规及全省企业增资扩股、股权交易、房产、土地、车辆、设备等实物资产转让信息。

 

特别提示1:市场人员做好勘察策划、回访共销,未成交原因分析报告回复客户等全程免费服务。咨询服务电话:0971-6331015。

特别提示2:杜绝虚假房源、本平台不接受中介发布房源信息。

房主提示:不接受中介压价销售,拒绝中介套取房产信息!

欢迎大家手机免费发布房源,为杜绝虚假房源,请大家对虚假房源进行举报。

举报电话:0971-6330690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联系我们 | 房产市场517
Copyright2012 房产市场5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电话:0971-6331336 传真:0971-6113361 E-Mail:qhcqjy@vip.163.com
邮编:810000 网站备案号:[青ICP备0900002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