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下载
  [西宁站]   兰州   成都   广州   珠海   新疆   青岛   济南   南宁   郑州   昆明   银川     更多
 注册  登录 
资 讯
 

当前位置:国有政策法规

楼市调控已有初步草案 力度不亚于98年房改

发布单位:信息部 发布时间:2013-10-10 10:17:16.0                点击数:763

 有关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初步草案。该草案正在有关部委、协会等小范围内征求意见。但推出时机尚未确定。
今年以来,有关建立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的信息明显增加。国务院办公厅2月26日印发的《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7号)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5月12日,新华社报道称,“记者了解到,针对"长效机制"的相关调研正有序进行,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本届政府楼市调控的"关键一招"”。
    7月20日,在莫斯科出席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接受中方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务院还需要继续研究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
    早前,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不敢预测房价,是因为不知今年十八大三中全会召开后,房地产政策风向是否会变化。如果长效机制推出,楼市必然改变运行方向。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不久前在参加某论坛时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调控是坚持住房市场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保持住房价格相对稳定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目标,放任房价和地价的上涨,会直接增加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难度,还可能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为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和投机投资性的购房,中央政府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有效供给、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限价等行政性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社会的评价差异很大。据其透露,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长效机制的建立。“但制度的完善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一个一个的突破。”朱中一说。
    前述消息人士透露,房地产机制、体制的改革,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改革方案必然要广泛征求意见。“1998年,房改方案推出前,全国各地召开了不下一千场座谈会。”他相信,如果改革,力度将不亚于1998年的房改,因此决策层要求进行大范围、多层次的论证。据经济学界猜测,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将在今年年底初见端倪,而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建立,将被置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篮子”中考虑。 
    获悉,房地产领域的改革或将从财税、金融、土地制度入手。其中,房产税是重点研究课题。房产税试点扩容及在此基础上的全面推开、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全国联网、健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这三大方面将为全新的中国房地产调控和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了解,由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国税总局等相关人士组成了专门调研机构,对房产税的试点扩容以及全面开征做相关调研准备。“作为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今年下半年极大可能推出第二批房产税试点城市,但具体思路会是缓步慢走。”接近住建部的另一名消息人士称。尽管房产税的争议较大,尤其是涉及到众多公务员的利益,但房产税的推出,只是时间和征收范围等问题。
    专家建议,土地方面的改革,应从土地出让制度与土地二元结构的调整着手。现阶段土地出让大多数仍为价高者得,土地出让金一次性付清。如果建立土地出让长效机制,土地类别与作用划分将更加细化,供地可选年租形式收取土地价款。由于我国的土地二元结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自由入市交易,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需改变土地供应模式,减少用地闲置,增加土地有效供应。有专家建议,可在集体土地确权的基础上,有序组织少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的试点。
在金融政策方面,应改变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加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等。
    不过,任志强预测,今年下半年不会有变革性的措施出台,房价仍将温和上涨。

 

 


了解本地真实房产信息、掌握房价、便于买卖,请你扫描关注西宁房产“公众号”

 

关注: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公众号”,获取国有资产转让政策法规及全省企业增资扩股、股权交易、房产、土地、车辆、设备等实物资产转让信息。

 

特别提示1:市场人员做好勘察策划、回访共销,未成交原因分析报告回复客户等全程免费服务。咨询服务电话:0971-6331015。

特别提示2:杜绝虚假房源、本平台不接受中介发布房源信息。

房主提示:不接受中介压价销售,拒绝中介套取房产信息!

欢迎大家手机免费发布房源,为杜绝虚假房源,请大家对虚假房源进行举报。

举报电话:0971-6330690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联系我们 | 房产市场517
Copyright2012 房产市场5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电话:0971-6331336 传真:0971-6113361 E-Mail:qhcqjy@vip.163.com
邮编:810000 网站备案号:[青ICP备0900002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