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下载
  [西宁站]   兰州   成都   广州   珠海   新疆   青岛   济南   南宁   郑州   昆明   银川     更多
 注册  登录 
资 讯
 

当前位置:国有政策法规

楼市调控国十条满三周年 未来或新征不动产调节税

发布单位:信息部 发布时间:2013-10-01 14:54:07.0                点击数:738

 调控手段推陈出新 税收政策被寄予厚望
    尽快采取经济和税收手段,可以促使调控取得较好效果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办发(2010)4号文件,这份被称为“国十一条”的文件出台意味着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税收的支持暂告一段落,过热的市场环境需要政策冷却。
  然而,政策下发后,市场并未显现出降温的趋势,为避免快速升温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为不可控制的“沸腾”状态,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发(2010)10号文件,也就是如今被称为“国十条”的房地产调控文件。自此,房地产市场正式进入新一轮调控的状态。
    如今,“国十条”颁布已经三年整,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冷寂之后出现了集中爆发式的增长,调控效果被冲淡。2013年2月20日,新“国五条”的推出,为2013年房地产市场调控继续从严定了基调,随后3月1日,细则的出台明确了调控的走向。3月末4月初,主要城市也集中公布了2013年房地产调控目标。
    经济手段有望补位
    与经济手段相比,限购、限贷、限售等行政手段具有见效快而且效果明显的特点,因此,在房地产调控中被多次使用,然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的调控具有负面效果。因此,在调控初步见效后,加大经济手段参与调控政策比例的意见就被屡次提及。
    今年3月末,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表示,2013年的房地产调控要在保证充足供应量的前提下做好的事情中,首先就是适时把行政手段转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虽然见效较快,但是“副作用”也大,同时执行起来有困难。其次就是调控政策要有精确的针对性。房地产市场是相对独立的或者是相对隔离的区域性市场,不同的城市间差别很大,无论是房价还是供应量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调控政策要有差别化、有精确的针对性。
    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被认为是继续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行为的重要手段。从“国十一条”到“国十条”,信贷政策作为房地产调控主要经济手段的地位得到突显。二套房贷的首付由四成上调至五成,三套房贷由可以申请调整为不得发放。
    4月7日晚间,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央行营业管理部发文表示,北京二套房贷款的首付上调为七成,有贷无房者仍旧执行六成旧标准,两份文件中都没有提及调整二套房贷款利率。
    虽然北京二套房贷首付比例仅提高一成,但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这一成首付款的“杀伤力”极强,购买二套房多为改善型需求,对住房面积、位置的要求相对较高一点,首付款提高对选择二手房作为改善住房购房者的影响极大,一般二手房贷款评估值都低于实际交易值10%,按照首付七成计算,购房者只能获得两成左右的贷款。
    保有环节税收待发力
    作为房地产调控中配合行政政策重要的经济手段,税收政策在房地产调控下半场被寄予厚望。
    2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严格实施商品住房限购、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
    2月初,在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中,第四项“加快健全再分配机制”提出,改革完善房地产税等,完善房产保有、交易等环节税收制度,逐步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细化住房交易差别化税收政策,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
    不过,保有环节的税收,并非只有拟扩大试点范围的房产税,3月末,胡存智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不动产调节税。
    3月23日,胡存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是时候考虑用经济手段进行后续房地产调控了。过去两年多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基本稳定,价格也相对稳定,虽然近几个月房价有所波动,但总体稳定,这说明限购、限价等措施对调控投资、投机性需求起到了作用。现在如果能够尽快采取经济和税收手段,可以促使调控取得较好效果。


了解本地真实房产信息、掌握房价、便于买卖,请你扫描关注西宁房产“公众号”

 

关注: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公众号”,获取国有资产转让政策法规及全省企业增资扩股、股权交易、房产、土地、车辆、设备等实物资产转让信息。

 

特别提示1:市场人员做好勘察策划、回访共销,未成交原因分析报告回复客户等全程免费服务。咨询服务电话:0971-6331015。

特别提示2:杜绝虚假房源、本平台不接受中介发布房源信息。

房主提示:不接受中介压价销售,拒绝中介套取房产信息!

欢迎大家手机免费发布房源,为杜绝虚假房源,请大家对虚假房源进行举报。

举报电话:0971-6330690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联系我们 | 房产市场517
Copyright2012 房产市场5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电话:0971-6331336 传真:0971-6113361 E-Mail:qhcqjy@vip.163.com
邮编:810000 网站备案号:[青ICP备0900002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