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下载
  [西宁站]   兰州   成都   广州   珠海   新疆   青岛   济南   南宁   郑州   昆明   银川     更多
 注册  登录 
资 讯
 

当前位置:国有政策法规

中改院报告建议官员不动产应率先公开 已获中央批示

发布单位:信息部 发布时间:2013-07-10 11:37:46.0                点击数:740

房产市场517获悉,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完成的一份报告上报中央,经批示后下发给相关部委。

这份名为《改革跑赢危机的行动路线》报告,围绕“化解风险和危机”、“理顺政府和市场管理”、“协调利益关系”、“解决机制性腐败”为重点,提出30条建议。

对于这份充满紧迫感的报告,执笔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方栓喜表示,我们现在进入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由政府单方面设计和推动改革,如果没有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改革很难获得成功。

“比如官员财产公开,你可说一时解决不了,但不可以说不能搞。”他说。

报告认为,在“增长主义”倾向下,某些部门和行业官员拥有的权力,与转型时期政府掌控重要资源结合在一起,形成比较突出的体制机制性腐败,成为治理转型的难点和重点。

官员不动产率先公开

有效解决体制机制性腐败,已经成为治理转型的关键点。

相比于其它经济社会矛盾,腐败更容易成为社会不满情绪的“催化酶”,容易把“低级别、低烈度”的利益冲突催化为“高级别、高烈度”的社会危机。

“这就决定了在考虑改革路线图、时间表的时候,不能不考虑社会对改革的期待,不能不考虑社会对改革方案的接受度。”方栓喜告诉记者,实际上,新一届政府已经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现在很大的问题是将这个思想落到实处。

在向中央提交的这份报告中,提出分步推进官员财产公开:

首先,加快从内部申报转向外部公开。建议尽快形成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争取2~3年内推动重要官员及其直系亲属的财产、就业、出国情况从内部申报转向外部公开。

显然,官员财产从内部申报转向外部公开,受到的阻力肯定不小,方栓喜也承认,这是改革的大方向,会产生不少的顾虑,比如,如果一些官员财产过多,公开后社会会有何反应等。

“但是应当看到,这些难点不会因为不改革而消失,今后只要启动这项改革,就仍然会面临这个问题,而且越往后推难度会越大。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总的判断是,宜早不宜迟,越早解决越主动。”他建议。

其次,制定官员财产公开的过渡性改革方案。在操作上可实行三个“率先”:一是新当选或新任命官员率先公开;二是新任官员中领导干部率先公开;三是财产中不动产率先公开。

对于“三个率先”会遇到的阻力,报告起草者已经预料到,所以选择比较保守的改革方案。

比如,新当选或新任命官员要接受新规则,如果这一条能够实现,经过几次政府换届,官员们都能够接受新规则,这个制度就顺理成章地实行了。

而新任官员中领导干部率先公开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没有领导干部作出表率,改革难以让众人服气,这样的改革不仅走不远,还会导致新的矛盾。

“财产中不动产率先公开是个技术问题,不动产的隐蔽性差,更容易监控,更容易使改革取得阶段性、实质性成效。”方栓喜表示。

法院系统升级垂直管理

报告还建议,按司法权公正、独立行使的要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探索法院系统省级垂直管理。建议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垂直管理。

“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形成司法权独立公正的制度安排。同一个官司在不同的地方打,会有不同的结果,突出的矛盾在于基层司法权受地方行政权的影响和制约。”方栓喜介绍。

地方政府干预司法,形成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法院系统管理,包括经费来源靠地方,实现法院系统垂直,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垂直管理,主要在于使地方司法权利益超脱,克服法院受地方行政层面的干预,克服由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司法公正的现象。

 


了解本地真实房产信息、掌握房价、便于买卖,请你扫描关注西宁房产“公众号”

 

关注: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公众号”,获取国有资产转让政策法规及全省企业增资扩股、股权交易、房产、土地、车辆、设备等实物资产转让信息。

 

特别提示1:市场人员做好勘察策划、回访共销,未成交原因分析报告回复客户等全程免费服务。咨询服务电话:0971-6331015。

特别提示2:杜绝虚假房源、本平台不接受中介发布房源信息。

房主提示:不接受中介压价销售,拒绝中介套取房产信息!

欢迎大家手机免费发布房源,为杜绝虚假房源,请大家对虚假房源进行举报。

举报电话:0971-6330690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联系我们 | 房产市场517
Copyright2012 房产市场5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电话:0971-6331336 传真:0971-6113361 E-Mail:qhcqjy@vip.163.com
邮编:810000 网站备案号:[青ICP备09000023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