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下载
  [西宁站]   兰州   成都   广州   珠海   新疆   青岛   济南   南宁   郑州   昆明   银川     更多
 注册  登录 
资 讯
 

当前位置:国内房产动态

楼市齐升态势料延续 房价上涨压力较大

发布单位:系统管理 发布时间:2013-01-20 08:39:43.0                点击数:872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有54个,上涨城市数量继续增加。此外,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金额双双上涨。短期来看,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态势将延续。 
  业内人士认为,供应端的数据在此前微幅反弹后再次陷入低迷。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房企购地面积增速和房企本年到位资金增速均有所下降,导致国房景气指数掉头向下。供给不足可能给市场埋下隐患,今年房价上涨的压力不小。

  暖冬局面或延续

  综合近期的数据不难看出,房价上涨趋势渐显。链家地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得出,2012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平均环比上涨0.34%,自去年6月以来,已连续7个月保持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2年10月以来,上述指标的涨幅已连续三个月扩大,显示房价上涨动力较强。其中,12月广州以1.2%的环比涨幅位居70个大中城市之首,福州、深圳、北京的环比涨幅均达到或超过1%,位居涨幅榜2-4名。

  同比来看,去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平均下降0.06%,但降幅已连续6个月收窄,大有转正之势。

  其中,2012年12月,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房住宅价格全部同比正增长,这是去年以来的首次。“在近期房价上涨趋势中,一线城市成为领涨者。”业内人士表示。

  销售市场表现同样良好。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3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商品房销售额64456亿元,增长10%。在楼市调控政策并未松绑的情况下,市场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量价齐升”的态势。

  对于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上述城市的土地供应相对不足,导致去年房屋供应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一线城市的房屋需求仍然强劲。供需失衡导致房价出现明显上涨。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员张旭认为,去年商品住宅成交量大幅增长,是由刚需持续释放所致,表明市场回暖趋势较强。若现有政策口径不做明显调整,楼市“暖冬”局面还将延续。

  房价上涨压力较大

  在市场销售回暖的同时,供应端的数据并不理想。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180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增速比1-11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同期,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1.2%。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19.5%,降幅比1-11月扩大4.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比上年增长12.7%,增速比1-11月回落1.4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去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5.59,比11月回落0.12点。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数据的震荡既有季节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说明房地产行业尚未完全从底部走出。

  张旭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第三年,其对于行业和整体市场的影响仍然明显。其主要表现为,即使市场回暖,上游供应数据的回升仍较为滞后和缓慢,并在一段时期内难以明显增长。

  这种供应放缓的态势将给房价带来一定上涨压力。尤其是在供应相对不足、需求持续旺盛的一线城市,未来房价上涨的动力将更加充足。

  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随着楼市调控政策趋于稳定,房地产开发商的信心将逐步回升,并带动相关数据指标反弹。同时,虽然经济形势企稳,但未来走势依然具有相当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未来整体住房需求。此外,考虑到房产税试点可能在今年扩围,市场成交很难出现暴涨。
 
 


了解本地真实房产信息、掌握房价、便于买卖,请你扫描关注西宁房产“公众号”

 

关注:青海省产权交易市场“公众号”,获取国有资产转让政策法规及全省企业增资扩股、股权交易、房产、土地、车辆、设备等实物资产转让信息。

 

特别提示1:市场人员做好勘察策划、回访共销,未成交原因分析报告回复客户等全程免费服务。咨询服务电话:0971-6331015。

特别提示2:杜绝虚假房源、本平台不接受中介发布房源信息。

房主提示:不接受中介压价销售,拒绝中介套取房产信息!

欢迎大家手机免费发布房源,为杜绝虚假房源,请大家对虚假房源进行举报。

举报电话:0971-6330690

 

关于我们 | 诚征英才 | 联系我们 | 房产市场517
Copyright2012 房产市场5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电话:0971-6331336 传真:0971-6113361 E-Mail:qhcqjy@vip.163.com
邮编:810000 网站备案号:[青ICP备09000023号-11]